第41章 隐秘工坊,棉甲技术
使士兵在早期火器弹丸的冲击下,不至于大伤。
但对锐器,如刀、箭、弩的防御力却非常一般。
第二类便是缉甲。
戚大帅的《纪效新书》对缉甲有过详细记载。
“今择其利者,步兵惟有缉甲。
用绢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须厚一寸。
制法:在前用绵密缉,可长至膝,太长则田泥不便,太短则不能蔽身。”
以棉、纸、牛皮复合制成,不仅能抵御铅丸,对箭矢锐器也有很好的防御力。
而第三类,则是历史上最出名的棉甲了。
谓之‘暗甲’。
满清八旗兵身穿铜钉棉甲的形象在前世已经深入人心。
实际上这种‘暗甲’是清军继承于明军,演化而来。
制作方式同样以水打湿棉花,反复碾压成很薄的棉片。再将多张棉片叠成厚实的棉布。
取一层棉布衬上铁甲片,再在铁甲片外裹一层棉布,形成棉布包裹铁甲片的形态,再内外用铜钉固定。
这样制作的‘暗甲’不仅有棉甲抗冲击的能力,又有铁甲防锐器的优势。
而且轻便性、制作难度都比传统铁甲更有优势。
虽然造价不菲,甚至高于铁甲,但此时若能出现,绝对是超越时代的甲胄!
高拂考虑的自然是这种‘暗甲’了。
不仅仅因为‘暗甲’的轻便与防御能力,还有隐蔽性。
古代军队着甲率往往跟是否精锐挂钩。
在战场上,甲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马,最后才是刀剑,因为相比于前两者,刀剑更容易获取。
一支部队着甲率越高,则代表其越精锐。
高拂想为手下的这支弓兵部队全员着甲,但他们只是地方配军,而非厢军更非禁军,若着铁甲,无异于造反行径。
但棉甲却不作禁止的,‘暗甲’自然成了最优解。
至于‘暗甲’裸露在外的铜钉,完全可以用棉布包裹,造成纽扣的假象。
只是
“衙内,想短时间内收购到足够的木棉,实非易事。”
高拂凝眉点头。
如今的大宋,棉花虽有种植,面积却不广。
归根结底是因为棉花的处理工艺不完善。
但这却成了制约高拂计划的最大因素。
“我有办法。”
赵小满轻声开口。
“快说说看!”
“据我所知,木棉在静江府乃至整个广南西路都鲜有种植,但琼州却不一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此话当真?”
高拂闻言顿觉欣喜,急忙追问。
“自是真的,木棉本就是自南洋传入大宋的,而琼州便是第一站,因此种植人家颇多。”
高拂暗自点头。
若真如此,当可解他燃眉之急!
“张文远,你速去琼州收购木棉,有多少给本衙内收多少!”
“是!”
“还有!据我所知,种植木棉并不需良田,下等田亦可种植,衙内可让张老板带些木棉种子回来。
再与附近百姓签订收购契约,令其种植木棉没有后顾之忧。
相信此后衙内便不用为木棉的来源而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