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军事贵族
祭天仪式完成后,又经历一系列繁杂仪式,最终,才在礼乐声中,回到皇极殿中,
文武百官伫立,李修一步一步的踏上御阶,最终,驻足于那至尊的皇权宝座之前,转身,坐下。
于御阶龙椅之上,俯瞰群臣,亦是俯瞰这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恒初立……”
早已准备好的一封登基诏书,在此刻,终于在这法理大义并存之时,由已然激动得有些颤抖的王五高颂而出。
“礼毕,拜!”
登基诏书宣读毕,王五面色潮红,颤抖着声音,再次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参拜,登基大礼,在这一刻,亦是彻底圆满。
当群臣参拜完毕,文臣倒也还好,一个个神色淡然,毕竟,他们,可没什么从龙之功,但对一众武勋而言,这,却是他们期待已久之时。
也是如今天下局势将变,他们依旧逗留于京城的最大原因。
世间之功,最大者,莫过于救驾与从龙。
而他们,是数百年都难有的从龙之功!
登基过后,自然是大封有功之臣,封的,自然是他们这些从龙之臣。
注视着殿中众武勋难抑之期待的神色,李修目光微闪烁,朝王五点头示意,随即,王五立马拿出那一封同样早已拟定好的封赏名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封三边总督徐枫为靖国公,赐丹书铁券……”
“封山海督师赵武为辽国公……”
每一道封赏旨意高颂而出,殿中武勋之激动,就明显浓郁几分。
几乎原本之勋爵,通通皆是上升一个台阶,没爵位的,获得爵位,伯爵成侯爵,侯爵成国公……
陛下封赏之厚重,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但同样很是显然的,如此厚赏,他们其中,绝大部分人的功劳,显然还撑不起这等厚赏。
毕竟,有一個标杆,早早的就立在了他们所有人心中。
如今之陛下,曾经是以何功封侯?又以何功封公?
他们不说媲美那等辉煌功绩,但相差太远,名不符实,在军中,说话的底气,可就不那么足了,军中,可不是看什么爵位说话的,军功,才是最大的底气。
在场之武勋,脑袋不灵光的,自然只是少数,一个个似乎也有些明白了这次厚赏的用意了。
而此时,李修注视着这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为国公,侯爵,伯爵……的武勋,目光闪烁之间,思绪,却已是飘忽。
他篡明而立,大恒自然是承袭明制。
在之前,他虽一直致力于对大明制度进行着良性的调整,但奈何,身不由己,只来得及对军队进行调整改变,便走到了这一步。
庆幸的是,军改,扫平了大明军队的大部分弊病,让他有了足够的底气与倚仗。
就好比现在的封赏一般,公,侯,伯,三等爵位,按明制,皆分世爵,流爵。
世爵自然是世代传承爵位,也就是传统意义上与国同休。
而流爵,按明制,是不得袭爵,只得世袭前人武职。
但,无论是武院的创立,还是但凡军中将领升迁任职,皆需武院进修,以及这场引起惊天风波的军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革除军中的弊病沉珂。
而武职世袭,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弊病,也是重点革除对象。
故而,军改完成之军队,无论是卫所,还是营兵,早已不存在武职世袭的可能。
爵位世袭,李修虽有心改變一下,但显然,数百年的世爵尊荣,与国同休,世袭罔替带来的人心向往。
纵使是他,也有心无力,甚至,不可能改变。
但,從某种程度上看,一定程度上的世袭罔替,对武人之存在,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存在的。
毕竟,世袭罔替的话,纵使世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