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祯皇帝不开心
员,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
首先就是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被立起来了,一个爱民如子嫉恶如仇的皇帝是老百姓最喜欢看到的,哪怕这个形象是层层包装之后的。
毕竟没有人知道崇祯皇帝最真实的想法。
其次就是空出一些官位出来。
一年一次的科举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明朝的读书人有点儿多,而且这些混账东西们没有多少愿意去皇家学院跟着墨家一起玩什么奇技淫巧。
总之,科举的人数多了以后,除了让铁道部以外的七部的人手压力大为减轻,重新抬起头来的法家人数开始增多,剩下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毕竟等着当官的人数更多了——杀掉一批贪起来没个逼数的官员,就能空出一批官位,然后七部里面已经攒足了经验值的官员们就可以外放了。
至于七部表示这些人已经用的挺顺手,不想再从头开始培养新人的要求,崇祯皇帝自动过滤然后无视了。
关朕屁事?
要不是因为洪承畴主管着的铁道部现在要给朕满天下的修建铁路,朕连铁道部里行走的那些个官员们都不会放过。
毕竟一个地方待的时间长了,大家又都是熟人,山头主意要冒头的话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还是拆分了好。
随着吏部一道道人事变动的政令发出,一个个贪起来没头的官员们也开始落马——比如某县县令要被拿下,通常都是新县令和锦衣卫一起到场。
抓人的同时还有人接手政务,不至于出现空档期,多完美的事儿?
至于说给大明的读书人们找找乐子,则是出于崇祯皇帝自己的恶趣味了——大概相当于前世小学六年级左右的数学题被崇祯皇帝搞了出来。
当然,也有可能是初一初二的数学题,毕竟穿越这么长时间了,到底是几年级的题都记不清楚了。
反正不穿越也记不清楚。
至于读书人们有多蛋疼,崇祯皇帝表示不关心,只要朕开心了就好,你们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说出来让朕开心一下?
因为科举的一切最终解释权归崇祯皇帝这个最后一任得到孔圣人之后承认的儒学大宗师所有,所以想要出什么题,怎么玩,完全就是崇祯皇帝自己说了算。
毕竟这世上还有第二个儒学大宗师么?
可以预见的是,崇祯九年的恩科,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折在数学这一科上——而基础的数学计算现在已经被加入到了所有的考试当中。
也就是说,不管是考八股文章的进士科,还是玩弄法律的明律科,或者是以后会跟着墨家混的格物科,数学已经是必考的了。
更不用说原本就是研究数学的明算科了。
当然,现在崇祯皇帝怎么玩无所谓,毕竟是全国上下一张卷,不会出现各地录取分数不一样之类的情况,更不要提什么加分政策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什么人表示不满,比如说东林党的老巢东南那边会不会觉得自己这些人吃亏了,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人觉得自己不如东南那边会读书了,崇祯皇帝表示自己手里有刀,不在乎。
教材都是一样儿的,教书先生也基本上都是一样儿的,考试的题目更是一样儿的,要是这样儿还敢喊着不公平,那就别玩了。
本来自己闹心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好过的原则,崇祯皇帝伸手拂了拂落在羊皮大氅上面的雪花之后,就带着手下的一众保镖往皇家学院而去。
皇家学院里有个好人啊,那个来自于法兰西的金尼阁先生跟已经半退隐状态的徐光启,加上生力军宋应星等人翻译出来的物理和几何等书基本上已经成形了。
这就意味着,大明的读书人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了——崇祯皇帝无比期盼着哪一天能够看到什么黄冈秘卷三年模拟一类的好东西出现在大明。
毕竟自己受过的苦,看着别人再受一遍,那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