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师姐师弟
听过老师的事迹,当年伐梁,一城城主负隅顽抗抵死不降,与燕军数度交战,还斩落了燕军一名大将,老师当年还是一个小将,大将身死,老师临危受命接下大军指挥的重担,用兵奇袭,大破城池,血洗叛军,此后更是势不可挡。”郑留道,“当年苏归与现今为梁王的姬桓并称为两位杀星。”
随着梁国宫变尘埃落定,大公子姬桓登位梁王,盖着燕皇御印的圣旨已经在发往梁国的路上了,姬桓这位梁王也得到了皇帝认可,无人敢言他得位不正。
宋兆雪脸色古怪了起来,“梁王当年出名可是因为他……杀降,杀了几十万。咱们这老师,杀的看来不必梁王少。可他气息内敛,不见血煞之气外泄,足见他心性远非常人能及。”
杀降算不得什么本事,姬桓杀的是甲胄尽除的手无寸铁之人,苏归可是结结实实地绞杀了几十万敌军,商悯怀疑他不杀降是因为他从没给敌人投降的机会。
比试结束,正好承安园的宫女把商悯等人的侍从和行礼衣物收拾好送来了镇国大将军府。
府中管家早就为他们三人分好了院落,他们会住在这里,直到攻谭之战开始,大军出征。
商悯的小院居中,一左一右分别是郑留与宋兆雪的住所。
她在院中看着雨霏等侍女收拾好一应物品,坐在椅子上,内心止不住感到空寂。
“到了这儿,与承安园境况又不一样了。”商悯似是自言自语。
雨霏为商悯斟茶,低声道:“来这儿前我听到宫人谈话,说姬初寒、翟静、赵乾三位的一应物品要挪去大学宫,想是他们马上就要动身去大学宫拜师学艺去了,其余的公主公子大抵也会同往。”
其他人也就罢了,主要是今后与姜雁鸣传消息有些不方便。
姜雁鸣一向谨慎聪明,想来也不需要商悯多交代他什么,初入大学宫除了去天工院学艺之外,还是明哲保身为好,结交盟友不急于一时。
燕皇这一手分化打得商悯措手不及,违背了以往质子皆去大学宫的惯例,不知宋兆雪和郑留对此作何感想?
宋兆雪的母亲宋王病弱,听闻在政事上颇为力不从心,朝臣强势,宋兆雪又来当了质子,宋王膝下再无其他子嗣
,继承人之位难免不稳,宋国朝堂也不知是个什么光景?
宋兆雪来了宿阳虽然表现张扬跋扈,但实际上他也是在走独木桥,生怕行差踏错。这番师从苏归,只怕他心中甚为忐忑。
至于郑留,一贯是沉默寡言能不多说绝不多说的的样子,实在是让商悯无从下手。
在承安园因顾忌隔墙有耳不敢多言,到了镇国将军府,似乎依然未到好时机,商悯只得按下心思。
再有一些时日就随攻谭大军离开宿阳了,战场虽险,但远离燕皇治下,未必不是个机遇。
左右闲着无事,商悯慢悠悠闲逛到郑留院内,他身边就带了两个郑国王宫出来的仆从,在院子里忙来忙去,还要将军府的下人来搭把手,可见日子过得寒酸。
郑留的住所内有张圆桌,他正坐在一旁。
见商悯来,他也没起身搞那些虚礼,只道:“来了,坐吧。”
“师弟不为战事担忧吗?”商悯也懒得客套了,有话便直问了出来。
“忧心无用,大势非你我能改。”郑留道。
商悯一听就笑了,“你这话真是有意思。”
大势?什么才算大势?
照现在情形,其实攻谭并非大势。若是大势,为何皇族宗亲反对?若是大势,为什么燕皇还费尽心思算计各诸侯国派不派援兵相助?
是以攻谭并非大势,反而是逆势而为,一个不好会导致大燕分崩离析的那种逆势。
郑留要是把大势换成“皇命”,他方才那话才算通顺,可是以郑留的聪明,怎么会词不达意曲解了自己要说的话?
联想到郑留疑似“重生”,知晓前尘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