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奄遗在明 > 第11章 生产运动

第11章 生产运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日子,加入乡勇团的男男女女愈发多了起来。

女人们跟着卢巧儿做些女工针织,男人们则跟着秦邦搞种植。

土地平整好了,只是可种的作物并不多。

水稻是自古以来就有之,但成熟期太长,而且产量并不高,况且只能在水田里种。

开垦出这么多山地怎么办?

秦邦问乡民,见过红毛鬼子来我国,带过什么吃的么?

乡民张三问:“秦将军,你是不是要我们去海上抢他一把?”

“什么时候到海上去抢?我们都等不及了,老老实实做农民还有点不习惯了。”张三催促道。

秦邦皱了皱眉,说道:“简直是法外狂徒,太肤浅!整天只知道抢,人家正经做生意的,你去抢,你和海盗何异?”

“另外,以后也不要叫我将军,我无公职,只是官府默认的一个什么百工长而已,也不拿朝廷的开支,还算不上组织上的人,叫将军我还配不上。”

“让我想想,以后你们就叫我老大吧!”

老大,并不是指排行,也不是指年纪,反倒是一份责任,小弟们满意的人选才叫老大。

跟着老大混,一天饿九顿,这种老大是注定做不长的。

“是,老大!”一群乡民边喊边笑了起来。

男人志向当将军的倒有,而自称老大的,倒是觉得大家都是在混黑社会似的。

“不要笑,严肃点,还是说说红毛鬼在海上带哪些干粮的事吧。”

张三说:“老大,见倒是见过,只是好多却叫不上名字。”

秦邦想,那我只能画给你们看了。

现在他突然怀念起历史老师来了,眼睛里不禁有些湿润,他记得有一次历史老师讲过,哪个年代,中国引进过哪些农作物,但现在完全不记得了。

他灵机一动,想到凡是带“洋”、带“番”的都应该是从海外传来,吩咐人拿了笔墨来,画了几十种作物,有带洋带番的,也有前生他在学校食堂吃的一些菜,并写上名字,让乡民辨认。

果然乡民辨认出五六种来,说在海上帮人干活时,在红毛鬼子的船上看到过。

秦邦一看,辨认出来的几个是:番薯、番茄、洋芋、花生、玉米,包心菜。

秦邦让乡民记住这些物种的名称,等下次红毛鬼子来,去买一些回来。

秦邦很纳闷,前三个来自于洋人或可理解,为什么花生、玉米、包心菜也是从老外那传来的呢,从名字上却看不出。

其实花生在嘉靖年间进我国叫洋豆,包心菜叫洋白菜,至于玉米叫什么,无从考据,看不出一点舶来品的样子,老百姓叫包谷或棒子。

秦邦没在福建待过,玉米在闽南语里叫:番麦。

了解农作物真是不容易,不但要懂历史还要懂方言。

说干就干,乡民们办事效率倒是蛮快,一周后就托人从海上购得这些农作物。

秦邦问,能买到辣椒种子么?

海鲜不用辣椒爆炒一下,味蕾打不开呀,他开始怀念辣椒蒜蓉爆炒花甲了,再加些粉丝,味道更佳。

乡民说,并不认识此物。

“那就不管它了,把先购来的这些种到地里去吧”

“老大,红毛鬼说这些是不同季节种的,一起种不得”!

“有什么种不得,搭棚子种!”

秦邦突然想起,这个年头没有塑料薄膜呀。

这也难不倒他,用竹篾编织起来,搭草棚,只要密封做的好,效果一样。

恒温、恒湿、恒氧。

只是出大太阳的日子,还是要掀开草盖,没有光合作用,长出来的蔬菜都是黄色的。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开始了。

男人们都下地去干活,女人们在家纺纱织布,小孩子们就帮父母干些简单的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搞生产之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