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警告
贞观十二年,八月(壬寅),弘文殿传圣人之旨意:我大唐晋阳起兵,解民倒悬,天命所归,无不望风而靡。 然总有人怀疑天命,倒行逆施,西南吐蕃以和亲为名,妄动刀兵,掠我边关,杀我百姓,搅乱西南,窥测神州。 是可忍孰不可忍,故以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相州大都督长史-郧国公张亮为副。 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别觉得这么大个国家,憋了半天劲,就出了五万人马,未免有些太少了,有损天可汗之威。 要知道,吐蕃的军队划分为四如四十东岱,东岱就是千户所,每个东岱也就管理一千多户。他们这次入寇也只是四十东岱而已,区区五万多人马。二十万大军,那就是诈称,吓唬人的。 而唐军此次出兵五万,再加上韩威所部,在兵力上还算占优。且对于此次出任总管的五位大将,除了张亮,都是征讨吐谷浑的旧相识。 兵部的调令,是让他从右翊府挑选一批人加入征行军,杜璟也知道这是皇帝对他的关照。 挑的人也不多,只有乔轨、程处弼、尉迟宝环、李友谦、李文暕五人,及麾下一百精骑。 ...... 当弥道临时驻地-帅帐 侯君集笑着拍了拍杜璟的肩膀,向当弥道中军诸将介绍:“介绍一下,杜璟,本帅的老部下。” “你们别看年轻就轻视于他,这小子官居右翊府中郎将,已经是四品大员了。” 的确够年轻人,他们在这个年岁时,撑死不过是個致果校尉,人家却已经是四品大员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在诸将羡慕的目光下,侯君集笑道:“看看兜兜转转,又跑到本帅麾下了吧!” “这次就在当弥道中军任职,等班师回朝,跟本帅进吏部,气死李大亮那老小子。” 侯君集这话是有出处的,他们在杜璟晋升中郎将前,都出手抢过。倒不是全是因为欣赏,这年头找个精明能干,不用操心的部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杜璟知道老候是爱面子的,也是点头称是,笑着应和:“末将能有今天,全凭大帅提携。还和过去一样,大帅怎么说,末将怎么做。” 花花轿子人人抬,老侯自然清楚,杜璟的晋升全凭个人的战功。但这小子当着这么多人捧他,让老侯的面上增色不少。 于是,侯君集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机会给再多,也要争气才行!” 此次的大军的前锋是牛进达,是由房相指定的,侯君集没办法改。但以杜璟的能耐,当个副将又委屈了。思来想去,老侯给他找个活儿。 以中军副将的身份,率领三千精骑星夜驰援松州,他率领后续的人马领齐装备,五日后出发。 侯君集授杜璟全权,在他没有抵达松州之前,可带他行事,与松州都督韩威同守松州。总而言之,不管他怎么做,松州城,绝不能丢,这关系到朝廷的脸面。 接过令箭,杜璟应了一声喏,随即郑重表示:“如果城池丢了,那只能说明末将已经战死了。” 好!侯君集击节赞叹:“硬是要的,这才是老夫认识的灰鲸!” 而杜璟转身之后,侯君集也摆了摆手示意诸将退下。但身为副帅的张亮,却没有走,反正坐在椅子上,就直勾勾的盯着侯君集。 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君集兄,你别忘了,我可是有言在先的?” 同为秦王府旧将出身,侯君集自认为了解张亮,侠气,仗义疏财,能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很多人愿意拜他为义父。 可自从跟了魏王,这人就变了,心胸狭隘到连后辈将领都不肯放过的程度了。 虽然二人各属东宫、魏王,但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侯君集得跟他把话说明白了,他的态度还是不变,不可能把杜璟放在张亮麾下。 “君集兄,他随西海道征伐吐谷浑时,不过区区一介卑将,是李大亮所部的,够不到你这位副大总管吧?” 像杜璟这样的小将,西海道一抓一大把,也不是大族出身,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