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写信报喜,津津乐道
门丁们的吆喝声、敲锣打鼓的喜庆声,将这条街彰显的十分热闹,路过的行人无不驻足,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有不少精明者,干脆停在府邸前,等着沾喜钱,看这府邸修缮的富丽堂皇,喜钱绝对不少,想必足够一家人几个月的饭钱了。 平白遇见这种喜事,怎么不令他们高兴乐呵,心中暗暗欣喜,纷纷加入到门丁的队伍中吆喝起来。 一时,约有一百多人围在那两头石狮子前敲锣打鼓,场面十分的壮观、喜庆。 王仁之在后院听到门房的通报,面含笑意,拿出准备好的喜钱,赏给府上的所有人。 一共发了五百两白银,每人分得约六、七两,这并不算少,按照白银的购买力,可以买足足一千公斤的大米,抵得上一个小厮一年的工钱了。 这些事情由秦氏她们操办,不用王仁之费心,他只到前院接待了众门丁,并发下喜钱。 紧接着便将喜钱一路撒到正门外,有铜钱、贯钱和碎银子,撒了一小会儿,便撒出去一千两白银。 做完这些,王仁之按照金陵习俗,穿戴了一身红缎长衫,系了一条和田白蛟玉佩,走到亭子。 方才,门房转达了礼部右侍郎张延和的邀语,表示十分欣赏王仁之的才识,务必赴鹿鸣宴。 鹿鸣宴将在明日正午举行,地点秦淮河月回楼。 原本应由布政使司主持宴会,但南直隶并没有布政使司,只有六部,因此宴会例由主考官主持。 张廷和作为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皇帝的钦差内臣,级别为正二品衔,高了平常待郎两级,足够资格了。 对于张廷和的邀请,王仁之欣然接受,自己能高中解元,绝对离不开这位主考官的欣赏和钦点。 因为一个人写的考卷再完美,但主考官不喜欢,名次便不会太高,解元更是不用想了。 面对这样提携自己的人,王仁之心中十分感激,暗暗将这个情谊记在心中,希望来日有机会答报,即便报答不了本人,子孙是一定可以的。 乡试考中解元,是王仁之势在必得的,但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做好了两全准备。 结果是好的,一举考中解元,激励自己的目标,距离殿试的金榜题名时,已经不远,起码可以估量路程了。 想罢这些事情,王仁之开始做眼前之事,给亲人、师友们报喜。 将宣纸在石桌上展开,王仁之提笔沾了沾墨水,先给家中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考中了乡试,勿要挂念,很快便会返京回家。 再给书院的山长顾宪成、讲师安希范、高攀龙、刘元珍等人写信报喜。 讲明了自己答卷的内容、考中的名次和十月份回书院读书的决定。 半个时辰后,王仁之重新拿了一张宣纸,付虑片刻,给国子监林祭酒、老先生余孟麒分别回信。 这样做完,转眼,已是烈日当空。 王仁之抬眸望向刺眼的太阳,轻轻松了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双手。 暖阳虽烈,但亭有阴凉,温度甚好。 休息片刻后,王仁之继续给大伯王子腾和姑父贾政,以及王仁凯、韩正新写信告知。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不能免俗,王仁之亦不觉繁锁,反乐而不疲。 且说此时,金陵礼部—— 一座金碧辉煌的正殿内,数位红袍老者端坐其中,畅聊本次乡试。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乡试,南直隶乡试一直都是文人荟萃之地,历年来的解元,功名最低者也是殿试二甲第一名,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故而本次乡试,吸引了全国众多文人学士的广泛关注,当榜单公布时,议论惊叹最多的便是前三名的解元、亚元和经魁了。 在无数金陵文人不懈余力的探究下,放榜不到半个时辰,三者的祖宗八辈都被扒了出来。 第三名经魁李元才,祖籍苏州府,自小聪慧,他的事迹十分励志,最引人律律乐道。 原来他本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秀才,因年少放荡、自恃才高,常年混迹于青楼,与青楼女子同吃同住,众人习以为常。 一次歌舞,李元才为博得青楼女子的倾心,甘愿女扮男装,与女子共同卖笑。 作为一名读书人,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