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道衍:欲与仙师论道
建文时空。 自燕军攻破应天,已经过了一个白昼,除却紫禁城燃起的那一场大火之外,并无引起其他任何异动,而应天民间则是传出一道流言。 燕王朱棣拜谒孝陵,得太祖高皇帝显灵,授天命、托社稷,掌大明江山。 其中真假自然无人得知。 但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一同从孝陵文武正门走出,这一幕却是文武百官亲眼得见的,并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建文帝准允,由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方孝孺宣太祖遗诏,册燕王为摄政王,授监国之权。 应天,燕王府。 这座府邸是朱棣未就藩前的王府,朱棣现在只是监国摄政王,皇帝依旧是朱允炆,所以紫禁城自然还是给朱允炆住着。 书房之内,二人对坐,茶烟袅袅升起,伴着窗外风月飘曳。 “殿下果真见到了太祖高皇帝?” 身着黑衣,头点十二道戒疤,被后世人誉为黑衣宰相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他今夜才刚刚赶至应天,此时凝视着面前的朱棣,方才朱棣和他讲了拜谒孝陵时发生的一切。 “大师无需再去纠结真假,此事有孤,建文,高煦,朱能,方孝孺一同见证,断不会有变。” “孤连夜请大师过来,只为求一个答案。” “谁可为孤守北境疆土?” 道衍眉头紧蹙了起来,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反问。 “那位仙师可有说不让殿下迁都之缘由?” 原本道衍和朱棣的计划,就是拿下应天之后,立刻着手迁都,这样做能够最快切断建文在江南各省的旧臣势力,稳固朱棣篡下的皇权,但现在皇权得位已正。 “孤重返享殿,欲求问仙师,却晚了一步,当孤再次入殿时,仙师已然带父皇离去。” “孤已命人在大祀坛设祭,待明早吉时,孤便登坛祈天,祈冀仙师显圣。” 道衍和尚越听越是皱眉,他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佛道双修,但其实骨子里既不信佛也不信道,他只信自己,在他看来,这世间哪来的什么神仙。 所谓仙人,无非都是凡人对人世无奈的幻想。 “老衲暂无良选,不如等明日祭天,若这位仙师显灵,老衲与殿下一同觐见,与这位仙师好好探讨一番,为何不准殿下迁都。” 听着这番话,朱棣望着跟前这老和尚,略显不悦。 他知道姚广孝并非是没有答案,只是不打算说,这老和尚显然是想与仙师论道,争一個长短。 两人厮混了这么多年,从洪武十五年开始,这老和尚就整天在自个面前晃悠,早上提醒一遍自个要谨记谋逆大业,晚上还得再复习一遍造反攻略。 现在终于创业成功了,反倒在自个面前卖起了关子。 “既如此,那明日大师与孤一同前去祭天请仙。” …………………………… ……………… 洪武时空。 紫禁城,奉天殿。 老朱先是令朱标说了一遍关于「宗室封爵供养」沿袭到后世的危害,基本上都是季伯鹰的原话,哪怕是李善长和宋濂这等当世数一数二的文臣,都是听的倒吸冷气。 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 不论是当世何等大才,他们制定的国策都会自然而然的限制在百年之内,因为对他们来说,百年之后的事太过遥远且不可控,想多了也没用。 “韩国公,你先说。” 老朱高坐龙椅,扫过殿中站着的李善长,语气略冷。 虽说老朱暂时没有杀李善长之心,但这老小子和胡惟庸关系太近了。 “是。” 李善长沉了沉气。 “老臣以为,可削减各爵等级的俸禄,比如最低的奉国中尉,可由年两百石俸禄削减为一百五十石,如此一来,后世积累的财政压力也能缩减。” 旁侧的宋濂瞥了眼李善长,眼里透着鄙夷。 这位韩国公,早先有多让人敬佩,现在就有多让人不耻,贪婪恋权,尸位素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李善长明显是知道老朱对宗室的态度,这才刻意避重就轻,毕竟当年老朱要实行分封的时候,劝谏的一批官员都直接被咔嚓了。 对于李善长的回答,老朱显然并不满意,朱标亦是皱起了眉头。 “宋卿有何良策。” 老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