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遇贤才抛橄榄枝
帝年龄虽小,却能手不释卷,读书专注,而不为外界所动,颇有明君之相。 这或许就是第一印象好感度的加成吧。 刘协指着刚才所读的数卷书简道:“吾读之,多有晦涩难懂之处。文若可否与吾讲解一番,以释吾惑。” 荀彧闻言,颇有些心动。不过,他亦不敢表现的太过热切,只得故作犹豫道:“臣才疏学浅,恐不足为陛下释惑。” 刘协伸手指着荀彧道:“君臣相宜,而非君臣相疑。我以诚待文若,文若何必作此试探!” 荀彧慌忙躬身道:“臣惶恐。” 经刘协同意,他拿起桌上的一卷书简,粗略翻看,便知国家读的是《汉书》中樊哙的生平事迹。 刘协询问道:“樊哙为何会与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 荀彧答道:“高祖好谋、能听、性明达,自有英雄豪杰相随。” 刘协眨眨眼,随即装出向往的神情,似是在追慕高祖遗风。 不过,他内心中却不置可否。哼,你咋不说樊哙是刘邦的妹夫呢! 刘协随即问道:“陈胜抗秦,萧何、曹参为何会迎高祖,惟高祖马首是瞻,而非自立?” 荀彧迟疑了下,这才道:“高祖心忧天下黎民,勇而任事,宽以待人,故众贤从之。” 刘协黯然道:“高祖起于乡野之间,尚有诸多贤达相随;吾贵为帝王,却难遇朕之萧何、张良。吾与高祖犹云泥之别矣。” 看着面露哀伤的皇帝,荀彧心中略有不忍。不过,他可不是十来岁的愣头青,自是不可能头脑一热纳头便拜。 然而,皇帝过于自贬,他却不得不回应两句。因此,他耐心劝慰道:“陛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明思擅问,又何必这般妄自菲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