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名剑虽利,过刚易折
王也以庆功为名,在西园设宴,召集麾下文武齐聚一堂,共贺胜利。
就连远在河内郡的太守荀或,也以提供粮草,守土有功,受到了王也的邀请,顺便回京述职。
而荀或此行,也捎带上了郭嘉和戏志才。
坐着四轮马车,郭嘉和戏志才又看着沿途景致的变化,不由啧啧称奇:“看来除了竹叶青和四轮马车,天工坊的出现,为整个洛阳带来了不少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还是书籍的价格。
洛阳城中,甚至以及出现了专门的书店,出售各类经由印刷局批量印制的书册。
郭嘉拿起一本东汉经学大师马融所注解的《春秋三传异同说》,翻开之后,认真读了几段,不由露出震惊的表情:“标点符号的断句方式,确实新奇而且实用,更难得的是,印刷出来的字体,竟然如此清晰,印刷术果然神奇。”
戏志才也拿起一本被王也魔改过的《墨经》,读完后感慨不已:“《墨经》我也读过,这本内容似乎与我所读的那本,差别甚大。”
荀或笑着给戏志才解释道:“这是经过神武侯增删之后的版本,我也看过,就内容而言,比起原本浅显易读了许多,但见解与认知,却远胜之。”
墨家现在几乎唯王也马首是瞻,兼爱非攻什么的,虽然也挂在嘴边,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门徒,开始沉迷于技术的海洋,追求起最纯粹的知识。
因为王也强调过,任何社会制度的改良,本质上都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而与其去纠结何种社会制度更先进,不如先沉下心来搞科研,提升生产力,这才是墨者应该追逐的目标和使命。
很显然,墨者们很快就认同了这种理念,并且身体力行。
郭嘉和戏志才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理念,同样心里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神武侯的想法,初听之下,觉得荒谬,但细细思之,对比历史,却又契合无比,当真是发人深省。”
郭嘉此前并未实际接触过王也,对他的许多情报,也是靠道听途说而来。
因此还真不太清楚王也在思想和学术领域方面的建树,毕竟儒门的影响力仍然巨大,王也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经过名士们的嘴流传出去之后,自然被黑得很惨,基本上就没什么好话。
不亲自来洛阳一趟,根本看不见真实的状况。
郭嘉虽然是学儒出身,却是实用派,因此直接吐槽道:“唉,俗语有云,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世上的道理,从来都是知易行难,儒门的气量啊。”
戏志才哭笑不得:“诶诶〜,奉孝还请慎言,别误伤友军啊。”
郭嘉一拍脑袋:“差点忘记了,你和文若也是儒门出身。”
荀或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我看你啊,就是气我不给你酒喝,所以趁机埋汰我。”
“误会,误会啊〜”三人有说有笑,继续上路。
但这份轻松与喜悦,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
大牢内,种辑垂头丧气,王服也沉默不语。
不一会,外面传来声响,牢头拿着钥匙走过来,不耐烦地提了提牢门:“喂,你们两个,有人探视。”
带着怀疑和错愕,两人离开牢房,看见了朱儁。
“太仆大人?”
朱儁面沉似水:“当初我就说过,你们不会成功。”
王服同样冷着一张脸,冷笑着反驳:“所以呢,你就眼睁睁看着王也夺走我们的荣耀与尊严,将士族打落尘埃?”
“唉,现在争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我今日来,也不是和你争论对错的。
“那你来做什么?”
“告别。”
朱儁看向王服和种辑的目光,带着沉痛和惋惜,两人本是士族之中的英才,却因为做错了选择,万劫不复。
叹息一声后,朱儁闭目说道:“对你们的处置,已经出来了